close
週日夜晚看著後台文章瀏覽流量圖,再看著商周/蘋果/遠見職場專欄作家謝文憲(憲哥)的流量圖,挫折感忽然大增,心想:「怎麼最近寫文章變成是一件如此有壓力的事。」
搞懂讀者在意什麼
或許你會安慰我憲哥本身具高知名度,所刊登的平台、媒介也都是國人所熟悉,且相當主流,流量當然大。
在這些媒體能佔有一席之地,流量是唯一生存的指標,因而特地花了一個早上,從憲哥過去文章中來剖析他的文章為什麼會紅?紅在哪?清楚的三角關係定位:
- 對象明確鎖定「職場工作者」,因而大量使用職場中真實故事改編做為案例,在描述觀點的用字遣詞上也是如此。
- 主題是職場工作者所擔憂、害怕,以及困擾的問題,像是:職場的抉擇與去留、職場生存法則,以及如何經營自我,都能激起讀者的情緒。
- 觀點詮釋清晰有力,文末「Call to Action」。例如:冒險、不斷學習、創造價值、機會成本考量
寫入人心才能擄獲人心
大家看完會按讚,且大量瘋傳,得從讀者接觸順序,以及依序重視程度的三件事,來下手:
- 標題有共鳴:讀者才看到標題,就心想「對,就是這樣沒錯」,有種被懂的感覺,就能引發看內容的觸發。並且以數字作為輔助,例如:年紀、薪資、年資、能力、條件、方法等。
- 內容有情境:運用故事案例以及場景對話延伸主題,才能營造出臨場感,能讓文字自動產生畫面,讓讀者感覺在寫自己或週遭某人的故事,進而做自我投入或反射。
- 觀點有價值:論述個人觀點用字要精簡,可條列式分成三~五點,只要能有一個打中讀者,讓他感受到:「對,我接下來就是應該要這樣做。」確實有其實用價值,這篇文章就能擄獲他的心。
寫文章前,先想你為誰而寫?為何而寫?又該如何寫?你的文章必能提高流量。
本篇文章分析下列三篇商周憲哥專欄高流覽、高按讚率的經典好文
「40歲後才明白的道理:真的不用為工作拼命,這麼做不值得」文章連結
「三大理由!公司福利再好,你也不該從菜鳥待到退休」文章連結
「上海工作10年...50歲領悟:該是夢醒的時候」文章連結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