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了,收到很久以前學生傳來臉書訊息「老師,我在一家科技公司一年了,但不知道為什麼和部門同事就是很不熟。」

 

科技研發宅男聊天話題就是宅

小惠是三年前,我在大專生涯發展協會演講認識的學生,當很多學生假日在玩樂時,她選擇聽演講不斷充實自己,主動擔任社團幹部一職,相當積極優秀。

 

深夜裡我們就透過聊天框裡一來一往的互動,聽她描述著和一群科技宅男們的共處模式,也一邊剖析著究竟他們的溝通技巧、模式可以如何解?

 

小惠快速地打著:「雖然都會一起去吃飯,但他們聊天時,我總是默默的坐在旁邊吃飯,他們出去玩也不會找我,他們全部都是男生,到底要怎麼跟他們插入話題,聊什麼比較好?」

 

我不急著給建議而是追問:「他們都聊些什麼,你有注意嗎?」

小惠丟出無奈的圖案後回應:「總是聊著電動、線上遊戲,尤其他們吃飯必離不開有關情慾的話題,我很無言…」

 

看到這我笑了笑,繼續問:「工作上,溝通、互動狀況如何呢?」

小惠說:「他們需要我幫助時會自動來找我,我也都盡全力幫他們。不過當我個人工作不懂提問時,他們會說有種東西叫Google,就沒講話了,可能覺得我很蠢吧!我之後就都自己查,互動又更少了。老師您能告訴我些溝通技巧,讓我知道如何與他們互動。」

 

看著小惠的文字一遍又一遍,能夠想像她每天上班應該是無比痛苦,尤其是中午吃飯時間。

我只跟小惠說了句話:「宅男的世界大多長這樣,融不融入選擇在你,玩不玩遊戲也是,做自己或依附他人,沒有標準正確答案,加油。」

 

在意「被討厭」,然後呢?

 

小惠與同事們的互動,讓我想起兩段過去在職場與生活的經驗。

我第一家公司待在傳統製造業,每次去到工廠辦理訓練時,廠區的人看我們都有兩種想法:

首先:總公司來的,我們講話一定要謹慎一點,免得被做記號。
其次:這些人看起來就很假,不過是比我們多讀點書。

 

因此去到工廠辦訓練,都無法感到自在和熱絡,彼此之間的距離很大,就變得更不愛去工廠上課,能不去就不去。

 

直到有次我決定改變自己,去廠區辦訓練從穿洋裝改穿成牛仔褲和POLO衫,搭上工廠人人一件的外套,下課時硬是要湊過去跟他們團購,他們聊什麼我也都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,並且硬是提出一些問題請教他們。

 

下最重本的是,帶著他們到戶外進行二日培訓時,晚上的餐會會主動拿起杯子,一個人乾一杯的方式,與他們搏感情,因為他們就是愛這一味-氣魄。

 

後來,工廠的同事只要來到台北總公司時,都會主動來到位置上打招呼,也或者透過公務車寄吃的零嘴與我分享。

 

你說我溝通技巧很厲害嗎?也沒有只是抓住別人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,再真心地融入

 

我對於人的喜歡與不喜歡,相當憑感覺,尤其是第一印象,你說有沒有標準,當然有但也不是那麼絕對。

 

一個高中好友Kelly的男友,外表長得很斯文,與他見面是在我家吃火鍋,去我家用完廁所出來後,竟然說:「為什麼馬通蓋是放下來的?」,吃飯過程中一直對我朋友呼來喚去,要她拿這拿那的。

 

用完餐大家收拾碗筷,看他完全沒有動靜,我就故意說:「我來收,Kelly你們負責洗。」

他氣憤地說:「我們不是客人嗎?這是待客之道嗎?」

 

Kelly很了解我的個性,以及我不適合洗碗的雙手,在後面洗碗就和他解釋了一番。

 

走出廚房後這男生猶如變了一個人,再後來幾次見面對我無敵尊敬和客氣,不過我每次都會偷偷問Kelly:「你還不跟他分手嗎?我蠻討厭他的。」

 

無論Kelly解釋他平時有多好,我都會說我就是很討厭他。

 

人本來就無需被每一個人接受和喜歡,除非你真的很在意他,否則被討厭又如何?Kelly和這男生都快步入禮堂了呢。

 

無需人人是朋友

那晚我沒有給小惠任何建議,唯有當事人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?在意什麼?當事人才完全知道自己的處境,進而自己做判斷,選擇合適的互動溝通技巧與模式。

 

當你的某些關係也面臨僵局時,你可以有這些選擇:

1.    試著融入他人的聊天議題,展現出有興趣的眼神,並試著提問。
2.    即使不認同別人的觀點、作法或議題,也請別高暢你的意見。
3.    被討厭是有感知的,維持和諧就好,不一定要深交。
4.    討厭一個人,就溫和的讓他知道,不用玩猜來猜去的遊戲。
5.    衷於自己的感受,不用人人是朋友。

 

職場上和平共處也很好,何必人人是朋友。

arrow
arrow

    卡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